海州區境內有骨干河道17條、鎮級河道85條,由于大部分河道都流經多個鎮街,存在管理責任不明晰、防治職責分散、協同配合不順暢等問題。
海州區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以往各級河長履職大多采用手工形式建立臺賬資料,督查也是采取現場走訪、查閱臺賬等傳統方式,監控與檢測能力不足,問題交辦、信息反饋也較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確保治理措施落實到位,壓實責任是關鍵。海州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梁浩表示,“為防止監督管理過程中出現扯皮現象,我們發揮智慧監管平臺作用,通過大數據賦能,會同相關職能部門,不斷壓實相關單位生態環保職責。”為對鎮村基層河長履職形成常態化監管,推動實現從“碼上監督”到“馬上辦理”無縫銜接,線下在關鍵點位設置監督二維碼,區、鎮、村三級河長以及相關部門可通過掃碼,實現河道實時巡查管護,巡查信息實時上傳。該平臺也是全省首家“大數據+河長制+紀委監委”智慧監管系統。
上級河長可以通過平臺實時了解轄區內各級河長的履職情況,發現水環境問題第一時間交辦整改,保障河長治河的效率。同時通過平臺的運行,區河長辦加強對鎮村基層河長履職的指導與管理,區紀委監委會同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共同為河長制工作扎實開展提供紀律保障,實現對常態化監管水環境治理突出問題智能預警、精準督辦、倒追責任,真正實現全方位提高水環境治理監督質效。
在處理通榆河某污染點位違紀案件時,海州區紀委監委通過水環境治理監督模型,調取了污染點位相關責任人日常巡查、問題上報、問題交辦整改情況。“我們通過平臺倒查直接鎖定責任人,有效提高案件查辦效率。”該案負責同志表示。由于證據充分,在該問題線索處置過程中已立案2人,擬給予政務處分1人,誡勉1人。
通過平臺有效應用,海州區紀委監委有效抓取現場巡查記錄800余條,對65件交辦問題整改情況梳理分析,并對整改開展全過程、跟進式監督,協同查驗各個環節。最新的一組水環境數據顯示,2022年海州區國省考核斷面優Ⅲ比例為86.7%,比2021年提高了6.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