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生態環境執法由“經驗執法”向“科技執法”轉變,構建了“互聯網+監管”體系,全面推行“線上+線下”等非現場監管模式;為充分發揮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耳目”、“哨兵”作用,市生態環境局還制定了《黃石市生態環境監測與環境管理執法聯動會商制度》,建立執法與監測聯動會商機制,按期召開每月工作會商例會或一事一議專題會進行調度;明確全市涉大氣、水、土壤、噪聲的環境質量監測及污染源監測都要與環境管理執法聯動,同時邀請市污染防治指揮部參與,對接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各項重點污染防治工作。市環境監測中心每月完成黃石市環境質量情況月報編制,內容包括監測數據分析和重點關注問題;市生態環境系統各單位對照月報及多方來源監測數據,尋找指標異常變化情況,研究查找原因提出對策,并統一進行工作布置,強化督辦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我市污染源在線監測平臺已納入監控的企業195家,水、氣監測點位共計394個;視頻監控平臺已納入企業67家,廢水總排口及廢氣排氣筒點位共97個,高空瞭望點位11個,秸桿焚燒監控點位20個。同時,利用生態環境監測與環境管理執法聯動會商制度,實現了環境監管、監測、執法的閉環管理和跟蹤處置,做到問題、時間、區位、對象、措施“五個精準”。
今年以來,已對出現日均值超標的企業開展核查40余家次督促相關企業及運維單位及時整改,查實4家企業超標排污并立案查處,共處罰68萬元;委托監測中心開展計劃性監測17家次、委托第三方開展臨時性監測30余家次,鎖定9家企業的超標排污行為,已立案處罰共1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