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清鎮市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平臺全面完成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在清鎮市站街鎮毛家寨村旁的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采集的數據實時傳送到監測平臺,對流入紅楓湖水體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進行高精度分析,這些數據是判斷水質是否受污染的重要依據。
貴陽市生態環境局清鎮分局業務二科工作人員 程嘉玉:它是自動監測設備,就省掉了很多人工成本,而且它的精度也會比人工實驗要高一點。
今年以來,清鎮市通過啟動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平臺建設,實時掌握紅楓湖流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平臺通過衛星影像、航飛影像、水源地沿岸監控影像、空氣、水在線監測設備、重點企業監控影像等手段,實現在線采集、監控預警、移動執法、數據分析、指揮調度等功能。目前,清鎮市已完成6景紅楓湖流域衛星遙感數據,10套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52個水源地湖岸線視頻監控,2個制高點視頻監控,1個空氣自動站監測設備視頻監控建設,接入19家重點企業監控探頭,被稱為清鎮市的“生態之眼”。
貴陽市生態環境局清鎮分局副局長 劉鑫:下一步,我們要充分發揮平臺的作用,實現有源必測、全要素監控、全域感知,做到對紅楓湖水、氣、生態等環境資源要素的立體監管,繪就清鎮新藍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未來,清鎮市將繼續發揮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平臺的作用,通過數據監控、數據共享、數據分析以及數據利用綜合能力,全面提升清鎮市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能力和水平,實現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監管一體化。